半岛综合体育电子游戏2022年中国体育教育政策汇总及解读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国之未来与根本,他们的体质与健康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注的重要议题。
教育学生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学会和掌握健康知识与技能,为人人终身健康、建成健康中国奠定基础。
健康教育的课程从内容循序渐进的推进,以及什么人来教、怎么教、教什么,都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就是把我们学校的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规范化,特别是要系统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努力实现教学的效果。
聚焦以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方法、健康管理能力等为主要内涵的学生健康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习惯,保持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校园文化。以中小学为重点,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完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健全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机制,纳入教育评价改革,形成学校全员促进、学生人人健康的良好氛围。
按照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全员运动会、亲子运动会。严格落实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日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有关情况时,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
学习心得:学业减负后,身体活动可以加上来,它是见缝插针式的强体,不是将大课间前移,更不是替代大课间。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各年龄组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指标均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在2019年全国6-22岁学生,也就是从小学到大学,优良率达到了23.8%。
初中生优良率的上升非常明显,五年一共增长了5.1个百分点;高中生五年只增加了1.8个百分点,大学生增长了0.2个百分点。
全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发育指标持续向好;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营养不良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在身体柔韧性、力量、速度和耐力等方面,中小学生出现了好转,但是大学生仍然没有出现好转。
问题依然严峻,青少年的近视、肥胖等问题,还有大学生体质下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农村男生立定跳远平均成绩比城市要远1.37厘米。在男生的1000米和女生的800米耐力跑上,农村学生分别比城市学生快2.93秒和2.64秒。
学习心得:中考科目成绩改善明显,说明体育中考促进体质健康。农村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总体表现要优于城市学生,作为减负的重头戏城市学生更需要沉下心来加强锻炼。
为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将深化评价体系改革。按照2020年10月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和实施路径。
指导各地进一步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半岛综合体育登录入口。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
实现学校体育工作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挂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评价挂钩,与学生的综合评价挂钩。将身心健康情况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每年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和体质健康抽测复核工作。
此外,中考体育的强化增加中学生体育活动时间。近年来,随着中考体育考试分值提高,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显著增加。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比率,初三学生为42.7%,高于高一学生的30.6%。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初三学生为29.2%,高于高一学生的22.6%。
学习心得:不管是自觉参与还是被动参加,体育中考促进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更多投入。从学生锻炼方式的培养、锻炼意识的提升,到锻炼习惯的养成,都有赖于体育老师的引导与促进。
首次就健康教育,划定了明确的范畴,其中包括崇尚科学、尊重生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日常锻炼、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合理膳食、体格检查、心理健康、生长发育、性与生殖健康、心肺复苏、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护等方面知识和技能。
同时,把预防新型毒品等毒品教育纳入健康教育课程。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任务,加强青春期、性道德和性责任教育。
学习心得:健康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不再是说说而已。有范围、有内容、有课时、有保障,就是没有课件与视频,体育老师们要自力更生。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发布了材料《深化体教融合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确, “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由50.2万增加到59.5万,每年新增体育教师约2万人,年均增速4.3%。体育教师学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2020年,印发《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器材配备标准》《小足球、小篮球、小排球场地建设与器材配备规范》。
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截至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92.8%,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为96.8%,较“十三五”期间大幅度提升。
学习心得:体育师资与场地器材一直是限制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有此保障,何愁体育活动开展不了呢?那为何我们学校场地还不够用呢,看来是地区不均衡。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教育部将深入开展教师“四史”学习教育和师德专题教育,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和媒体开展首批教育世家学习宣传活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教师节当晚播出)等。
各地实行“教师轮岗制度”已多年了,但一直是小范围、小比例进行着。北京市,新学期已大面积、例推进干部教师轮岗。
根据轮岗市级政策指引,凡是距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公立学校在编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学习心得:所有教师轮岗,体育老师能幸免吗?北京市大面积、例推进,其他地市还能不闻风而动吗?四川尚能试点“体育教师共享中心”,体育老师你要去哪了?
国家在重视体育的同时,也重视体育老师,教育部明确今后要实现学校体育工作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挂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评价挂钩。我们期待体育老师能够通晓国家体育大事,也期待体育老师以行动支持。
2021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非学科类人员(体育类)应具备相关行业资质证书或专业能力证明。 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将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培训机构的星级评定工作,定期发布白名单、黑名单,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将迎来规范发展。
2021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明确提出,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至少持有一个证书。中小学校在完成教学计划后,应因地制宜将体育场地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可组织学校体育社团或遴选符合条件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等为学生提供课外体育培训服务。
2022年1月,体育总局青少司编制完成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基本要求》行业标准,其中在执教人员资质中明确了:执教人员应持有国家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上岗工作。
2022年3月,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告》,《公告》提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培训班》是首个最具权威性的儿童青少年体适能国家级证书,是体育培训机构提升教练资质的最佳选择,也是最适合体育教练和体育老师自我提升的职业技能;课程由国内专注体能训练、运动心理、教育及卫生等多领域的权威专家,调查中国10万个家庭样本、历经数年研发,是专门针对2-6岁幼儿和6-15岁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设计的儿童青少年体适能训练与培训体系,该课程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培行业树立了标准,该专业培训成为培养儿童青少年体适能基层教练人才的新平台。证书编号备案登记、全国通用、长期有效、无需年检,可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官网查询。
注意:在体育培训机构的审核和监管中,校外体育培训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在迎来政策红利的同时,持证上岗、规范监管也将进一步加强,教练资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报名提示:直接扫上方二维码,进入官方唯一授权报名系统,完成缴费报名。证书全国通用、终身有效。